面试只有8分钟,招生官全程free style,我是怎样拿下港理工录取的?
01
加拿大高中课程体系
都学什么?
其实我的高中课程是加拿大体系+ AP的混搭结构。
加拿大的高中是四年制,课程跟美高很像,但相对来说更灵活一些,注重多元发展。这一点对我的帮助很大。
2年兴趣探索+2年专业学习
9-10年级以兴趣探索为主,除了英语、数学、中文、体育等必修课,还有十几门课程可以选修。这一阶段学校更注重让学生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我选修的经济学、心理学,对我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帮助特别大。而选修的艺术和戏剧课程很大程度上帮我建立了对时尚管理的初步了解。
11-12年级的课程,更侧重于专业的深度学习。不过我所在的学校并不是艺高,能提供的艺术资源不是很丰富,我还会额外学习一些更有深度,更有挑战性的内容。
AP课程同步学习
我们的AP课程是在学校同步修的,一般会修三门,毕业标准是修满30学分。
我去年修的宏观经济学拿到了5分,今年打算再修一门微观经济学,这也是和我申请的时尚管理专业比较相关的内容。
像我申请了美国方向的院校,其实AP课程是很有帮助的,因为AP在美国是一种学术认证,AP成绩也有助于学校深入了解申请人。
02
为什么没有申请加拿大
而是选了中国香港+美国?
选择读加拿大课程主要是因为这个学校离我家很近,课程体系又和美国很相似,并没有想要申请加拿大的打算,一开始我更倾向于中国香港和美国的高校,因为这些高校更契合我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美国有很多时尚商业相关的顶尖院校,比如康奈尔、帕森斯,未来的就业机会更多。
而我本身是香港人,如果回香港读书会很有归属感,而且中国香港是东西文化相融合的环境,很多高校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
香港身份的申请优势
香港身份去香港的大学读书会有更多福利,比如我们的学费会更便宜,内地学生可能需要15万港币,但我们每年只需要4万港币,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图源香港理工大学官网
而且香港是三语混杂的环境,普通话、粤语、英文都会有,甚至还会掺杂一些日语,如果是内地的同学刚到香港,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但我本身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就不需要面对这些问题。
不过local身份也会有一个劣势,那就是在申请住宿的时候可能申不到!宿舍会有优先给香港以外身份的学生。
多国联申的好与坏!
多国联申是利弊兼具的。
首先说好处,是在申请过程中增加了选择的灵活性,可以让我对比不同国家的教育特点。比如美国更侧重自由式教育和体验性,而中国香港更侧重于学术。
因为我本来是商科学生,临时转的艺术,所有我申请的时候根据不同高校的特色进行了商艺混申,在中国香港主申商科,美国主申艺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申请中的最优解。
再说到多国联申的难点,每个国家的申请要求不一样,比如美国院校需要用CA系统提交申请,但中国香港每一所院校都要手动填写资料。而且不同学校需要的文书风格、语言成绩、面试形式都不太相同,需要花很多精力去额外准备,同时还需要应对文化差异。
但整体来说,我觉得多国联申是利大于弊的。
03
选校都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在选校时我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首先是学校的资源,尤其是时尚资源,以及地理位置、人文情怀、社区文化、学术、实习机会、住宿等。
我认为选学校不能只看排名,而是要整体考量,交通是否便利,物价贵不贵,人文怎么样,饭好不好吃……这些都是需要提前了解的。即使我在香港长大,很适应西餐,但如果顿顿吃西式饮食,我觉得也会吐的,所以我会看学校的地理位置,看是否方便吃到比较丰富的餐饮。
港理工有哪些地方吸引我?
首先港理工的QS排名就足够吸引人了!
其次,港理工更看重申请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我申请的时尚管理这类跨学科专业。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好,均分只有60多,申请前特别担心分数不够,但最终还是拿到了港理工offer,港大也已经面试完了,正在等最终的录取结果。
因为我的艺术特长足够补充数学成绩的不足,加上选修过心理学、经济学,实习经历、志愿服务、论文发表、校外活动、推荐信等,直接把个人背景拉满了。我觉得这也是海外教育的优势,只要综合能力够,就不会抓着你的某一个成绩不放。
04
港大&港理工都喜欢的作品集
长这样!
我的作品集一共4个部分,2个项目、other work 和1篇论文。
不做大品牌!
而是用真实数据打动招生官
因为我父母是做高端卫浴品牌的,所以我的项目一就由此入手,把卫浴和时尚结合设计出三款新产品,这也是我最满意的一个项目。
很多时尚管理的同学会在项目中选择大品牌展开探讨,但大品牌的公开数据是很有限的,可发掘的空间小,大家最终呈现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我选择了自己更熟悉的品牌,有更多参考数据和资料,这些都是可以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内容。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除了现有数据和资料,我还进行了充分调研,对目标用户进行问卷调查,看他们是否挺有兴趣购买我设计的新产品;进行竞品调研,分析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可行性;咨询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体,用多个维度调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整个项目的体量非常大,单是项目中呈现的文字就有1万多!
智能化产品+完整的营销方案
我项目一设计的产品是智能镜柜,它可以根据你的形象为你穿搭,并具有多种功能,桌面可以为手机无线充电,上面的装饰可以当作音响使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艺术品摆在家里,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产品有3个款式,设计元素分别来自海浪、粉水晶和黄金。我不仅设计出了产品,还进行了相应使用场景模拟,效果图产出,以及两个营销方案:在成都太古里的快闪店和W酒店的合作,整体非常完整,细节处理也用了很多心思。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绘画能力也是一种优势
项目二是一个视觉类作品。因为我从小学国画,而时尚管理更偏向商科,很多同学申请时会弱化绘画部分,我的主导师觉得绘画能力是我的一个优势,应该把它放大出来,所以就根据自己的经历延伸到水墨融合、面料的实验探索。
项目前期同样从调研开始,我看了一些其他人的创作灵感,确定目标用户画像,产出了4个面料小样。其中调研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比如竹子、千里江山图。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作品的最终呈现不仅有面料,还有模特效果图,其中的服装设计、模特处理和面料花纹,都花了大量精力来构思。比如我尽量弱化了模特的脸部,突出服装。
other work的作品怎么放?
我的other work部分,在选作品、排版方面有很多小巧思,前三张都是丙烯+油画棒画出来的,其实是我内心很绚烂的世界,也可以让招生官看到我的色感很强。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后面是一张我在日本东京采风时画的作品,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来源;然后是两张国画,2张素描,这部分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功底。
05
不只是实习
这些内容都可以有效背提
和大部分艺术专业不同,时尚管理更偏向商科、贴近市场,所以除了作品集,实习经历对我的申请帮助也很大。
我在上海的一家家装公司实习过1个月,和普通家装不同,他们是淋浴室快装,72小时就可以装好一个卫生间。
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去了很多上海爷爷奶奶的家里,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诉求,他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是怎样考虑的,以及我们提供的产品有待完善的地方。所以这次实习既贴近市场,又有人情味,我觉得这也是时尚管理这个专业的特质。
第二次实习是在广东顺德帮助一家残疾人开糖水铺。其实这次经历更像是一次公益服务,帮助店铺把产品变得更有吸引力,揽客创收。在实习结束后,我根据这段经历写了一篇论文,是关于双皮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最终被《中国经济评论》杂志收录了。
南加大项目,斩获教授推荐信
另外,我还参加了一个南加州大学的广告学习项目,了解传媒和广告是怎么影响男性和女性的,他们又是怎么被塑造的。我通过这个项目写了篇论文叫作《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short videos as advertising》,探讨短视频对人的影响。这篇文章被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收录了,我还通过这个项目收获了南加大教授的推荐信。
06
港理工VS港大面试
有哪些不同?
目前我还在等香港大学的面试结果,但对于面试过程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我发现港理工和港大的面试完全不同!一些具体面试中的问题和经验分享给大家。
港理工面试,都问哪些问题?
港理工是第一个给我发面试邀请的,当时特别紧张,在网上搜了很多面试内容,斯芬克历届学姐学长留下来的面试问题我都逐个写了答案,提前准备了几十个问题,但到了实际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直接注意free style!除了自我介绍,其他准备的问题几乎都没问……
面试一共只有8分钟,有2位面试官,1个负责问问题,1个负责记内容。
整个面试问题非常犀利,当时虽然我表面在笑,其实内心一直在皱眉。所以大家即使做了充分的面试准备,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准备随时面对这样的“突发”问题。
港大面试1个半小时
都有哪些环节?
港大的面试和港理工完全不一样,整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同样是线上面试,但港大是群面!
Step 1:两个工作人员把我们拉进一个房间等待,大概等了半个小时才到我们。
Step 2:工作人员发出一个链接,打开是一篇大概有4页内容的文章,我们有20分钟的时间阅读。
(阅读难度不大,可参考雅思阅读第二篇,但具体文章内容不能透露。)
Step 3:进入小组讨论。
这时候,之前的两位工作人员会退出房间,进来两位教授,一位教授负责问问题,另一位负责观察。
因为是群面,所有问题都是抢答制,谁先举手就可以先发言。具体的面试问题因为保密协议不能透露,但大体方向可以供大家参考:
- 请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想选这个专业?
- 根据刚刚的文章有谁想发言呢?
- 你们还有什么想问我们的?
整体面试很有逻辑性,不像港理工那么随性,而且我对自己的回答也比较满意,因为我不仅讲了文章中的事件本身,还延伸到了社会的底层逻辑,比如会有媒体炒作,运作整个事件,再延伸到社会现象的批评。我回答完教授直接说“That's a very good point”
虽然申请了中国香港和美国2个方向,但整体来说我还是喜欢香港一些。像港大不仅排名好,还有机会去伯克利当交换生;而港理工的地理位置特别好。现在我已经拿到了港理工的offer,保底有了,也不想把自己压得太紧,接下来就是静等港大的最终录取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