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ting Wang
斯芬克电影科系导师
导师背景:
伦艺-伦敦传媒学院 电影专业硕士
个人经历:
获台湾金犊奖优秀奖
参与拍摄姜文导演电影《一步之遥》
担任故事片《夜遇》导演
旺旺广告牌《挑逗真我》制片人
赴北爱尔兰拍摄电视节目《The Food Journey-Irish stew》担任导演
赴印度拍摄纪录片《The Angel's Home》担任导演
学生录取院校:
纽约大学、伦艺-伦敦传媒学院、伦敦电影学院、利兹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等
01 带零基础学生5个月拿下纽大
她只做了这些事
22申请季,汪老师所在的斯芬克成渝地区分校一共拿下3枚NYU电影制作专业的重磅录取,其中之一的黄同学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就22Fall申请来说,纽约大学今年的申请人数创新高,超过10.5w份(比去年增加5%),录取率仅12.2%,甚至是历史最低。可想而知今年竞争之激烈。
而黄同学的背景相对于一众拿到纽大录取的同学来说并不算突出,并且距离申请还有5个月的时候,他才决定去美国读电影专业,以及准备作品集。到10月份,他的作品集完美收官,成功在早申阶段就收到了offer。
汪老师和黄同学的聊天截图
汪老师评价说:“黄同学的短片作品《生日快乐》是在今年NYU录取案例中也是我相对最满意的一个,在视听语言、production valve、作品深度、风格统一度、个性化,这几个维度都有卓越的呈现。”
故事讲述了在当代社会环境、教育变革的浪潮下,一个贫穷单亲家庭的男孩为母亲准备生日惊喜的当天目睹了母亲与学校领导发生的种种,展开了充满幻想的报复。片子的时代性和地域感极强,其中也表现出了黄同学对中国当下性、时代性话题有着强烈的洞察力。
黄同学作品《生日快乐》电影剧照
因为黄同学时间紧任务重,汪老师也为他“特制”教学目标,例如每周大概写一至两个剧本,然后到课上反复拿捏讨论,下一周再写另外一个剧本。
同时汪老师还会给他参考很多往届优秀的录取案例的剧本去学习,在经过大量写剧本和思考、反思的过程后,黄同学写剧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得到越来越多进步。
对于黄同学的作业,汪老师也会“毫不留情”的批评
而在平时,汪老师觉得对黄同学有用的讲座也会邀请他一起来听,为他提供足够多的艺术知识积累。
同时,在长期的教学中,汪老师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教学板块上,首先在基础课时会详细梳理视听语言、导演基础的理论知识、编剧方法论、实践技术技巧、审美感知,通过拉片分析和剧本写作练习验收学习成果。
学生配合上,教与学是相互辅助的,对于电影这门特殊的学科,我秉持着:导演是教不会的,但可以学成。学生需要配合导师的教学步骤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大量的阅片,养成拉片笔记的习惯,留心观察生活,收集故事素材,欣赏艺术作品、跨界学习、博览群书。
因材施教上,虽然有些陈词滥调,但我永远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看世界的方式,老师要做的是发现它,放大它,让它熠熠生辉。”
在片场为同学们指导的汪老师
02 从伦艺LCC学到技术和眼界
远赴印度拍摄毕业作品太难忘
汪老师研究生毕业于伦艺-伦敦传媒学院(LCC)的电影专业,也是经历过海外名校的专业教育,并且她认为在LCC学习电影的体验,是让自己真正掌握了影视制作者的技术和眼界。
“在LCC上课,日常以15-25人的小班形式授课为主,同时也会搭配tutorials一对一授课,并且会有定期的讲座、大师课,以及跨专业合作(Collaborative Unite)的单元和技术研讨会(technical workshops)。
学校的教授们都像朋友一样,相处起来非常舒适,导师们非常注重你的想法,愿意听你阐述自己的思想,并给予帮助和鼓励。
同时最重要的是,LCC的电影专业教学实践和理论想结合,课程涉及了编剧、导演、后期、制片预算和市场、理论意识形态。也正因此让我感到接触到了更多更专业的部分。”
汪老师对自己当时准备毕业作品的经历也非常难忘。
“我当时的毕业作品是去印度拍摄一部纪录片,名为《The Angel's Home》。
做出这个决定的源头是因为我从一档中国电视节目中看到了关于一对善良夫妻的介绍,他们是一对生活在印度的华裔,无条件的帮助着当地的孤儿,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于是就想专门去拍摄一部关于他们的纪录片。
在节目中对这对夫妻的介绍说的是:他们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小城市。这就让我产生了误会,我以为他们一定是生活在距离喜马拉雅最靠近的西藏,但没想到他们生活的是和中国有一山之隔的名叫喀伦堡城市,而这座山就是喜马拉雅山。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误会和未知,才让我有机会发掘到了这样好的项目主题和题材,纪录了这一段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一对华裔为什么生活在印度?是什么让他们无条件帮助这些孤儿?带着这些问题我踏上了印度纪录片之旅。”
汪老师毕业作品节选
随着毕业进入职场,汪老师也接触到了更多的拍摄工作和团队,她还曾与姜文导演合作拍摄电影《一步之遥》,这也为她留下深刻印象:“这次经历可以说是接触到行业内最前沿的国内团队,也让当时的我对国内拍摄的流程和团队写作模式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对行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
最终来到SFK成为指导一批又一批学生进入电影名校的导师,汪老师的初衷也很简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可以一边指导学生,一边继续进行影视创作,这也是在不断提高学术力。”
03 电影专业出路越来越宽
明确目标最为重要
在汪老师看来,电影其实就是在讲故事,通过电影能够构造一个故事时空、一个幻觉时空,它具有多元的表达方式:视、听、时间、空间。
而这些分支其实和纯艺、空间、音乐、摄影、戏美、等专业都相互关联。因此,学电影的出路也是很宽泛的。
“拿就业来说的话,学电影毕业后就业面越来越宽,除了传统认知的导演、影视剧组、电视台编导外,现在自媒体行业发展的很迅速,大量的编导、执行、策划等人才需求都很大,并且国内电影教育也在进步,也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援,所以高校电影老师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而在选校时,很多同学也都比较迷茫,电影专业是不是选择专业排名更好的艺术类大学更好呢?
其实不同院校都能带给你不同侧重点的电影专业教学,可以先明确自己想要深入学习的方向,再去匹配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因为在申请时,综合大学和艺术类院校的要求都会不同。
“去综合类大学的话,学校更注重学术背景,包括本科院校排名,GPA,托福或雅思成绩,学习工作履历等;但艺术类大学相对更关注学生的专业度,也就是作品集。可以集中力量在作品上多下功夫,更有可能以作品质量取胜!”
汪老师和学生们
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汪老师为想要学习电影的同学们提出了3点建议:
1.GPA标化成绩一定要引起重视。太多专业优异的同学因为标化成绩不达标连受理作品集的机会都没有,非常惋惜,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
2.热衷艺术表达、先锋实验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永远不要忽略你的作品要与观众链接在一起。如果你的电影首先不能让观众享受,更多的东西就无从谈起。这也是usc这类培养类型片导演的院校考量的重要维度之一。
3.学习和创作电影一定要留心和体悟生活,观察和搜刮一切可深耕的素材和故事。搜刮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摘取最精华,最丰富的资源,以实现最高心声的表达。如果你认为这是低级的做法,当影视创作者就是选错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