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刚开始准备留学的时候我对院校申请难度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UCL的观念很超前,院校排名非常非常高,所以就把它设成了最终目标。但当时真的没什么信心,觉得有点遥不可及。”
就是这样觉得遥不可及的陈同学,不久前拿到了英国顶尖院校,G5之一伦敦大学学院(UCL)的2枚录取offer!
01
选学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我本科读的是中英合办院校,所以有些先入为主,倾向于申请英国院校。而且我很认可英国的教育理念,去英国读研无论学费还是时间成本上,性价比都很高。
绩点/学历背景,都会影响院校选择
进入具体选校环节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英国院校十分看重申请者的院校背景,像爱丁堡大学会优先录取白名单院校上的学生,如果是双非院校,或者学校不在白名单上就很不占优势,只能靠作品集和绩点去弥补。
因为我的绩点比较高,均分在90左右,中外合办院校的背景可能也会有一定优势,所以在选校环节没有特别多限制。
谢菲尔德大学的task,陈同学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冲刺英国顶尖综大
我还顺便申请了米理
在选择院校时,我比较看重学科排名和QS排名,一共申请了8所院校,有UCL、爱丁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AA建筑联盟学院、皇艺、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诺丁汉大学,最后加申了一个米兰理工大学。
为什么突然选了一个意大利的学校?
因为在斯芬克的同学跟我谈到,米理的排名非常高,还免学费!我就想着如果UCL没有申请成功,去米理也挺好的,所以米理也是除UCL之外我心中的第二选择。
而且,米理的申请很方便,我用的作品集基本和其他院校是一样的,只额外准备了一份课程描述。
02
注意!国内外差异
专业内容、创作思路都不一样
我的本科专业是环境设计,专业内容涉及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两方面。但在申请海外院校时会发现,景观和城市其实是2个单独的专业!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选择,2个专业同时申请
面对景观、城市这2个专业选择,其实我更倾向于景观设计。但是UCL的申请难度真的很高,我就想多申一个专业增加录取概率,所以最终选择了景观设计、建筑与历史城市环境2个专业同时申请。
建筑与历史城市环境是一个交叉学科,刚好本科学过相关内容,作品集里也有2个项目是关于城市的,所有加申这个专业不需要额外做作品集。也就是说,我用同一个作品集,申请了UCL的2个不同专业!
这样看来国内课程学的范围广,也是有一些好处的,可以在申请时多一个专业选择。
国内课程VS作品集项目
完全是2种创作逻辑
选专业只是留学“长征路”的一小步!真正进入作品集环节后,我又发现作品集的项目思路和学校课程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在逻辑上。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规定项目选题或选址,让你在固定情景中分析各种问题,所以你从根源上就没有从问题本身,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点出发,整体逻辑性也不够强。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国内环境设计的课程作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是作品集和海外院校的创作思路不是这样的,在选题上会比较灵感,大家可以从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出发,让作品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在逻辑和策略层面也更加清晰。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这样的创作思路。
03
UCL青睐怎样的作品集?
快来看我的“定制”作品
UCL对申请者的要求极为苛刻,需要大家精准把控申请进度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作品集内容,可以直接呈现申请者的专业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自身和院校的匹配度。所以在做作品集之前,首先要搞清招生官到底想看到什么。
从生态修复→气候变化
形成完整的逻辑链
在开始创作项目之前,我先仔细了解了UCL的喜好,比如它有很多不同的studio,每个studio都是一个不同的主题,有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城市问题和气候问题等。
而且我在斯芬克的辅导老师就是UCL毕业的,她非常清楚UCL的录取喜好,所以在首课规划的时候就给我提供了大的创作方向,告诉我UCL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排版方式。
所以,我一共做了4个作品集项目,完全是按照UCL的喜好设计的。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矿坑的生态修复,这个项目相对更好入手,后续还可以延伸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的课题,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所以第二个项目顺理成章的做了生物保护主题。
陈同学作品集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到第三个项目,我觉得应该进行一些提升,就做了一些有关城市和建筑的项目,整个项目的建模、画图都非常精细,是耗时最久,也是我最满意的一个项目;项目四是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的话题。
耗时4个月
我用项目三,关注城市化问题
我在项目三中第一次尝试了线稿风,颜色选用了跳脱的蓝色和粉色,整个过程持续了特别久,将近4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个项目做的很深入。
项目的灵感是我关注到一些群体,他们由于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不公平的处境,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很有代表的城市-底特律,1920 年前后它是美国的第四大城市,被誉为“汽车之城”。然而随着它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贫富差距变得巨大,经济也随之衰退。
陈同学作品集项目三节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选取了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工厂-帕卡德汽车工厂。这个曾经家喻户晓,十分繁荣的工厂现在已经完全破败。我觉得这就像城市化进程中的底特律的一个缩影。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底特律一些低收入人群面临无家可归,找不到工作的悲惨处境。同时,城市中的犯罪事件时常发生,使居民的生活受到困扰。并且,由于城市大量空间被资本占领,低收入人群没有公共空间可以休憩和娱乐。所以我的设计目标是为了这些人群,将帕卡德工厂改造成一个平等,包容性的社区,缓解底特律城市化过程中不平等的问题。
04
我用背景提升
抓住了面试官的眼球
越是顶尖综合大学,越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透过社会活动、竞赛等,考量申请者的专业能力、个人特质。
一个好的个人背景,可以提升自己的申请优势,比如我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项目和赛事,面试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还追问了很多细节。
米兰设计周:高含金量的A类竞赛
其实我们可以参加的竞赛活动有很多,在网上都可以直接搜索到,比如米兰设计周、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等。
我就投递了米兰设计周的比赛,因为它属于A类竞赛,含金量很高,而且对于投递作品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属于非命题形式,几乎不限专业,不限投递次数,我当时直接用平常课程中的作品进行了投递。
实体搭建项目,被面试官追着问
除此之外,我之前还在学校参加了一个实体搭建的课程,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转化成装置模式,整个过程需要自己选定材料、设计尺寸和形式,并完成搭建,最后产出一个非常落地的装置作品。
实体搭建项目,陈同学的小组作业,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选择的主题是童年疗愈,用雪花片搭建了一个两三米高的立方体,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件作品想到小时候玩雪的场景,想起童年一些比较治愈的事情,缓解现在生活中的不如意。
我把这个作品放在了申请资料的other work中,在UCL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还专门提到了这个项目,问了很多针对性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我申请材料中的一个亮点。
05
2次面试
我申请中最大的挑战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面试对来说是最难的!而且我申请了2个专业,需要面试2次,真的是一次大挑战!
UCL面试中
面试都问什么?
每次的面试环节大概15--20分钟,面试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自我介绍。
- 为什么要申请UCL的巴特莱特建筑学院?
- 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业?
- 介绍一个自己的作品。
回答的时候可以适当突出UCL的院校优势,比如我提到巴特莱特是世界第一的建筑学院,它的景观设计专业有很强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和自己的艺术观念非常吻合。
怎么给面试官介绍作品?
不同专业的作品介绍环节会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共享屏幕。比如景观设计的面试可以自由发挥,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作品分享。而建筑与历史城市环境是指定一个项目去介绍,问的问题也很犀利,需要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艺术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官也会问一些other work相关内容,比如我的搭建模型,就问到了其中使用的材料、体量、灵感来源等等,问的非常细致。
陈同学作品集中的other work,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我认为other work是其中最难回答的,因为这是完全没有准备的内容,其他问题其实老师都提前预测到了,也进行了相应的准备,但还好最终有惊无险,2个面试都顺利拿到了offer。
考前押题、模拟面试,很重要
其实我的口语并不是特别好,平常跟外教简单交流不成问题,但真的到了面试的时候就非常非常紧张!面试官的语速度很快,还掺杂着一些高级词汇和专用词汇,理解起来难度会更大。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我都处于很紧张的状态,回答也有些磕磕绊绊,但还好斯芬克老师有提前预测题目,让我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而且大部分题目都押中了。
建议大家面试前一定好好好培养一下口语能力。其实面试前斯芬克老师还会组织模拟面试,我当时课特别多就没来得及参加,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家还是很有必要参加的。
在斯芬克熬大夜画图看到的日出
最后,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在作品集环节过多拖延,争取早申,早申的录取率会高很多,竞争压力小。我觉得自己能成功拿到UCL的2枚录取,也是吃到了早申的红利。祝愿大家都能拿到心仪院校的录取~